宜涪高铁湖北段工程建设进度再刷新
宜涪高铁湖北段谭家坝隧道泄水洞进洞施工(赵静 摄)
恩施讯(赵静 杨阳)随着田家2号隧道泄水洞、谭家坝隧道出口泄水洞的陆续进洞施工,日前,中铁十二局参与建设的宜涪高铁湖北段12标管段工程施工序幕正式开启,助力全线工程建设进度再次刷新。
宜涪高铁即沪渝蓉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工程,线路东起湖北省宜昌市,向西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石柱县、丰都县、涪陵区,接入郑渝高铁长寿北站,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新建正线全长约47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中铁十二局承建12标位于恩施州境内,管段全长20.9公里,桥隧占比高达90.92%,涵盖5座隧道、4座泄水洞、7座桥梁及4段路基。此次启动施工的两座隧道均为II级风险中长隧道。
“谭家坝隧道穿越地区岩溶强烈发育,洞内已知的最大涌水量能达到日均15.4万立方米”,据现场负责人介绍,为应对突水突泥、局部瓦斯富集(煤系地层段)及老窑采空区渗水坍塌多重风险,全隧设置了一座泄水洞,用于承担隧道排水功能,以确保主洞施工及后期线路运营安全。
除地质因素外,隧道洞身下穿沪渝高速公路、G209国道,最小净距仅有39米,且地表30米内临近密集民房住宅区,隧道爆破作业和主体掘进需满足振动、沉降等指标的严控严管。针对多重风险,建设团队计划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七重综合超前预报、分级支护体系及泄水洞动态排水等集成化防控措施,执行瓦斯隧道专项规范,并将岩溶灾害处治、瓦斯防控、环境敏感区微振施工监测管理等进行一体化攻坚破解,合力实现隧道快开工、稳掘进、强支护、保贯通目标。
此外,作为宜涪高铁湖北段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田家2号隧道的建设难度堪称全线缩影。该隧道全长3466.55米,是宜涪高铁穿越武陵山区的关键节点,隧道首尾前接田家坪大桥、后连马家坪跨清江大桥,建成后将直接打通恩施与宜昌、涪陵的快速通道。
该隧道采用单洞双线形式,最大埋深约194.71米。隧址区属剥蚀低山地貌,流水侵蚀切割剧烈,地面标高落差达210米,植被茂密且基岩广泛出露,加之穿越三、四、五级围岩,复杂地质条件使得施工面临重重挑战。“隧道工区已制定了针对性攻坚方案,通过双工区、双作业面同步施工,确保隧道建设进度保持稳定”,围绕地质方面可能发生的富水、突水、突泥及坍塌风险,技术团队将采用地质素描、TSP、地质雷达等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加强超前加固与“防排截堵”措施,并对断层等破碎带、岩溶不良地质等,开展针对性观测管控。值得一提的是,平导泄水洞的设置和建设,将在精准解决施工期与运营期排水问题的同时,为隧道构筑起结构安全的“生命线”。
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宜涪高铁建成后,宜昌至重庆的出行时间将压缩至2小时左右,不仅能有效完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改变武陵山区交通格局,还将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