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承建凌绥高速公路管段内沥青路面工程完成摊铺
沥青路面主线摊铺完成(耿卫刚 摄)
葫芦岛讯(耿卫刚)7月14日,东北区域骨架公路网规划中的重要联络线工程——凌绥高速公路传来捷报,中铁十二局一公司承建的线路2a标段率先完成沥青路面主线摊铺任务,为全线按期顺利通车奠定了基础。
凌绥高速公路起于凌源市,与长深高速公路连接,途经喀左、建昌等县市,线路全长约175公里,是交通运输部东北区域骨架公路网规划中“五纵、八横、两环、十联”中的“联九”线,也是长春—深圳、北京—哈尔滨两条大通道的重要联络线。
中铁十二局承建凌绥2a标主线全长20.3公里,主要包含2座互通立交新建及管段路面施工等任务。其中,路面工程先后采用了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表面层及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等结构,进一步提升了东北地区气候环境下的高速公路施工工艺和路面质量。
结合全线保通大节点,项目建设团队倒排工期,明确施工进度、质量检验、内部验收等关键环节的任务目标,确保一环一闭、责任到人。过程中,现场摊铺作业采用“铺压协同”模式,将大断面摊铺设备与重载荷压路机统筹配置,严格按照施工组织和方案要求,对沥青均匀度、压实度、平整度和耐久性等进行全过程监测严控。“项目地处喀左县,线路通过地区以低山、低山丘陵、坡洪积扇裙及山间谷地、河谷平原为主”,据介绍,由于地形地貌影响与线路串联需要,凌绥高速主线喀左境内工程分别通过六官营子互通和喀左互通与省道凌兴线、敖喀线连接,并呈现出跨河、越山、连路的特点。
对此,项目部与设计单位沟通对接,通过科学的路线布设原则为管段工程进度稳定提供坚实支撑。例如,项目建设团队采用避免大填大挖和规避不良地区、少占耕种用地等布局思路,一方面降低了高填深挖路段的施工难度与工程量,减少了因大规模土方作业导致的进度滞后风险;另一方面从设计源头减少了施工复杂性,规避了高填路基沉降观测期对后续工序的延误。同时,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实现效率平衡,在地形容许区域采用较大指标提升施工流畅性,减少因路线曲折导致的分段作业衔接成本;而对复杂路段则合理降低指标,避免为追求高指标增加特殊构造物施工,确保各管段工程按常规节奏推进。
针对东北地区冬季高寒气候,项目试验人员通过对不同层级结构材料和配比的反复试验,有效提高了路面结构层的整体性、抗冻性、耐久性。在主要承重层水稳基层施工中,技术人员对粗集料和胶凝材料的比例进行“一升一降”调整,实现了基层的抗温缩性能,遏制了低温开裂、反射裂缝等病害的产生。沥青上面层施工中,筛选采用耐磨、抗滑等级更优的玄武岩,并增设5.6毫米至11.4毫米区间内的三档特殊筛孔反复开展比对试验,在保证适当构造深度的前提下,通过对生产级配和油石比的精调,满足了寒冷气候下高速公路上面层的耐久性需求。
作为地区路网的重要一“联”,凌绥高速公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东北地区高速公路网络,提高区域交通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并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